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政策的空白,一直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国内部分地区(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出台了相关自动驾驶政策之后,全国性的路测规范终于出炉了。4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智能网联汽车指的是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这也就意味着无人车将有望开上更多的实际道路进行测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自动驾驶路测规范看点:
什么车可以路测
简单来讲就是要新车,新车是指未办理过机动车注册登记的车。安全、自动人工可随时切换、能远程监控、能记录自身状态、经历过封闭测试。
此外,针对自动驾驶事故频发,规范特别指出了:如果车辆发生事故,要记录和并保存事故或失效前90秒内的这些数据。且这些数据都要保存不少于三年的时间。
怎么申请路测?
① 提出申请
在向测试路段所在地的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申请时,需要证明自己符合路测条件外,还要提交测试方案,为车上好保险,提交交强险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凭证、每车不低于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凭证或者不少于五百万元人民币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②路测通知书
审核通过之后,相关部门会为每辆车开出一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需要定期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③路测临时行驶牌照
拿到通知书后,去通知书上写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试验用机动车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怎么路测?
所有的路测都要按照路测通知书上载明的测试时间、测试路段和测试项目来进行。而且,份通知书还要随车携带测试通知书和测试方案备查。
路测的时候,车身需要有醒目的“自动驾驶测试”字样,测试驾驶人要坐在驾驶座上,出现问题时及时接管。
关于责任
根据自动驾驶路测国家管理规范:路测期间出现违章,需要承担责任的是测试驾驶人,且相关主管部门会撤销测试通知书并回收临时号牌。
如果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定当事人的责任,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