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近日首次使用无人机向消费者快递包裹,其为居住在英国剑桥附近的一位男子送去一台亚马逊Fire TV设备和一包爆米花。亚马逊在12月14日确认了这一消息,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将此称为一个里程碑时刻。
亚马逊无人机快递业务正式启动 监管成推广难题
亚马逊商用投递无人机项目开始于2013年,彼时贝索斯称将在2018年实现通过无人机来进行商品投递。目前这一项目仅仅覆盖两名消费者,但亚马逊称将在接下来几个月中推广开这一业务。
“目前行业发展需要等待立法,而且在送货的不同阶段,也存在不同制约,其中主要是载荷和电池续航问题。”大疆创新战略总监张晓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仓储、远距离配送和最后数公里三个层面,目前从技术层面而言,无人机用于仓储管理和最后两三公里的配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远距离配送方面目前还未能达到要求。
首例商业投送
美国时间12月14日,亚马逊宣布已经开始通过无人机向消费者配送商品。第一件被无人机递送出的产品是亚马逊旗下的Fire TV智能电视,以及一袋爆米花,整个飞行配送过程耗时13分钟。目前这一配送服务针对的商品重量被限定在5磅(约合2.27kg)以内。
从出仓库到送到消费者家中,全程均由亚马逊研发的无人机完成。商品购买者将在适合收货的位置放置一个二维码,无人机将把货物送至这一指定的地点。目前亚马逊这一无人机配送服务对于天气情况仍有要求,仅在白天以及天气状况良好的时候配送。
亚马逊声称,无人机配送服务提升了亚马逊服务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交通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具有巨大潜力。因此,未来亚马逊将扩大这一实验。
这项测试似乎反映了亚马逊将无人机送货实验进行到底的决心。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的做法表明无人机送货正在成为一个实际可行的业务。距离亚马逊首次公布其无人机配送计划已经过去了三年,贝索斯在2013年提出将在2018年实现通过无人机来进行配送的计划目标。
尽管这一服务目前仅面向两位消费者,但亚马逊方面表示将持续扩大覆盖范围,最终向数十位甚至上百位消费者提供无人机配送服务,这一群体均围绕在英国剑桥的Prime Air地面中心几英里距离附近。
此次亚马逊用于配送货物的无人机和此前曝光机型外形并不相同,亚马逊方面此前也曾表示,公司一直在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来进行工作。近期亚马逊方面还公布了其在奥地利成立的实验室项目,该实验室集结了数十位计算机科学家,来对计算机视觉感知和无人机规避方面进行研究。
2015年以来,亚马逊也一直在此次落地无人机配送的剑桥地区郊外进行实验。与美国相比,英国被不少人认为在无人机管理政策上相对更为宽松,例如无人机公司被允许在人视线之外飞行、操控者同时操作多架无人机等。当然前提是无人机公司能够获得英国民航局的许可,亚马逊于2015年7月份获得了这一许可。
目前谷歌的X实验室也有无人机送货的项目,谷歌的该项目也一直在运作过程当中。但按照美国民航部门最新规定,谷歌和亚马逊推出的类似无人机商业投递并不在允许范围内。
国内市场三方参与
一直以来,认为无人机配送货物是企业的营销甚至炒作手段的声音从未停止。尤其是在前两年无人机技术尚未在国内普及开来的情况下,无人机送货的普及推广被认为需要漫长时间。
在中国,参与类似项目的玩家包括物流公司、电商平台以及无人机公司。2015年,淘宝在北京尝试无人机参与商品配送为例,圆通、极飞和淘宝三方共同完成了这项尝试。在这场测试中,淘宝上预定的姜茶都可以在一小时内运送到指定的城市或地区。
但这一尝试后续并未进行下去。12月15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熟悉参与上述合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淘宝与各方的、合作当时受到了来自监管层面的压力。换句话说,目前监管层并不鼓励在例如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进行无人机配货尝试。
监管的确是目前进行测试无人机配送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目前国内无人机监管仍处在真空地带。简单来说,目前民航法规和规章中仍然缺乏适用于无人机制造和使用的具体法律规则。即便在国外,目前无人机监管仍未能完全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今年6月份,美国政府公布无人机监管规则,允许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以教育和科研为目的的低空飞行,但暂缓批准亚马逊和谷歌等公司的商业无人机递送服务,直到政府为此类飞行单独制定监管规则。
尽管如此,近两年来仍有大量企业在送货无人机领域继续探索。根据公开资料,目前京东已经拿到民航部门和空军方面的无人机试飞批文,被允许在江苏宿迁和四川省下面的两个县开展送货测试。刘强东高调表示,将通过一年时间,让京东无人机覆盖超过42万个村庄。
在今年5月举办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京东展示了其正在研发的两款送货无人机。和亚马逊旗下无人机相比,京东这两款无人机体积均大出不少,京东集团CTO张晨称,京东希望通过无人机来运输30公斤包裹飞行30公里。
显然,京东着力解决的是远距离无人机运输,应用场景则是在农村地区。不过,和此前淘宝的尝试相同、和亚马逊目前方式不同的是,国内这两大电商平台希望通过配送员+无人机的模式,来完成整个配送链条,无人机在其中扮演的是承载某一段路程商品运输的角色。
但无人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目前物流系统的成本,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显而易见的是,无人机配送同样存在规模效应:随着这一方式的进一步普及,单个订单成本才有可能下降。
在无人机送货领域暗自发力的还有物流公司,其中代表企业是顺丰。早在2013年,顺丰即对外确认,公司正在内测无人机配送服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顺丰无人机”也是顺丰和无人机厂商合作研发的产物。
2015年3月,顺丰在珠三角地区以每天500架次的密度在当地偏远、农村地区测试无人机运货。彼时和顺丰合作的无人机厂商是深圳的极飞无人机,但后续流出关于顺丰无人机项目的声音逐渐变少。而极飞无人机目前侧重的行业应用也变成了农业领域。
但并非所有的物流公司均对无人机送货持有乐观态度,待长期观察的问题是,无人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比人力配送的性价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