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智能硬件元年开启,14、15年智能硬件销量爆发式增长,预计2016年将会突破500亿。据估计未来三年随着各种智能生活体验馆业态的出现,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在2018年达到1000亿。
智能硬件产业稳步发展 三个因素找到突破
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为进一步提高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而正是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智能硬件产业稳步发展。
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超过亿元人民币融资的智能硬件企业一共有13个,其三个月的融资额较为平稳。其中B轮(含B轮)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为61.5%,A轮(含A轮)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为30%。
从艾瑞咨询推算的2012年-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数据来看,2012年至2014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还处于初启阶段,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元人民币;从2016年至2018年,市场规模年增长率预计均达20%以上。
从以上数据足以看出,目前智能硬件产业仍保持市场热度。而第三季度就有超过10项过亿人民币的融资事件,反映出投资界不仅对智能硬件产业的当前营收状况有足够信心,且对未来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持积极的态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融资领域特别集中在研发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和无人机应用等领域。
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传统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参与到智能硬件的发展浪潮当中。然而,在经历了2014、2015年的爆棚与无序之后,智能硬件产业在产品实用价值、产业供应链等问题面前遇到新的瓶颈。虽然智能硬件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但现实仍然是残酷的。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初创企业倒下,即使留存的企业也面临诸多行业困境。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完成A轮融资的智能硬件公司接近300家,而完成B轮融资的仅有20家,90%的初创公司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无非是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技术、未带来真正价值等因素造成,可以说,这些因素严重阻碍着我国智能硬件企业做大做强。
就以智能手环为例,在任何一个电商平台搜索智能手环,就会出现上千种同类产品可供选择。然而,智能手环市场却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这上千款的产品当中,一些功能重复,一些外观一致,还有一些甚至难以分清品牌之间的差异化性能。在市场趋于饱和时,单单开发一两个“智能”产品的公司,将抵受不了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压力,加之缺乏战略发展的全局观念,黯然离场的不在少数。
我们都知道,智能硬件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可深挖其商业价值。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智能硬件品牌,关键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积极寻求与其他关联企业的全方位合作,解决互融互通的问题,快速构建成熟的产业生态圈;二是打造消费者优质的使用体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三是大力促进企业内部革新与创造,为企业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从这三个因素着手,打造优质的智能硬件品牌,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