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实际上已经运用很久了。在古代,指纹就被应用于确认身份,主要体现为在各种契约和文书上进行手指画押。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开始向电子化转变,在人工智能崛起后,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日趋普及。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都是以人类为主体。但是近些年来,生物识别技术在动物领域的应用多了起来。例如,7月20日支付宝宣布开放了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可通过鼻纹信息为宠物建立专属电子档案,进行保险投保。在需要理赔时,刷鼻纹核实宠物身份就可一键完成理赔。
据悉,目前宠物鼻纹识别技术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精确率完全能够满足商用要求。因此,这一技术将有望运用于宠物保险、宠物管理、宠物走失搜寻等多个细分场景,市场前景令人期待。
从人到动物
以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以收集人类生物特征信息为基础,通过对每个人独特生物信息的辨别,来实现对身份的判断。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融合了深度学习、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诸多技术,展现了专业而广阔的应用价值。
现在,生物识别技术商业化不断提速,在金融、安防、政务、交通、社保、电商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深入应用,逐步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各种便利和新的服务体验,同时也促进了不少行业的全新发展,为科技、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在技术、市场日趋成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动物的可能性,并使其成为现实。除了上述用于猫、狗等的宠物鼻纹识别外,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还被广泛用于猩猩、大熊猫、猪、牛、羊、鸡、鸭等各种动物身上。
例如,此前日本京都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发出了可以对猩猩进行面部识别的人工智能系统,面部识别成功率达到了92.5%,性别识别成功率达到96.2%。另外,谷歌与斯坦福大学合作,成功开发了“猫脸识别”系统。总的来说,现在生物识别技术可以识别的动物已经超过十种,并且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当中,精确度也在持续提升。
动物面部识别升温
一如面部识别技术在人类社会、市场上的火热,这一技术在动物领域的应用也更为广泛。相对于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面部识别在动物识别方面的应用正日渐成熟,这与面部识别技术的特征与应用方式、优势密切相关。当然,动物的面部识别与人类还有有不同的。
目前,“猫脸识别”、“狗脸识别”、“猪脸识别”等已经成为特定词语,显示出面部识别技术在动物领域应用上的可行性与广阔未来。通过面部识别技术,不仅可以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跟踪,也能够帮助人类对动物的品种、个体差异和身份等进行辨识。
而在商用方面,“保险”无疑是当前动物识别的一个主要场景。在鼻纹识别外,面部识别同样也是动物保险的重要相关技术。借助面部识别技术,保险公司可以获得对养殖动物的身份进行精确识别,这样既可以快速出保,也能避免出现“骗保”的情况。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动物面部识别市场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鉴于动物识别的数据敏感性要远低于人类,这有利于面部识别技术在动物领域的深度普及。有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面部识别市场规模或将达到近80亿美元。在动物面部识别市场的“增持”下,这一市场预期有可能获得更大突破。
动物虹膜识别兴起
除了鼻纹识别、面部识别外,动物虹膜识别也在逐渐兴起,这与人类市场的趋势是相近的。在身份识别上,相对于面部识别和鼻纹识别,虹膜识别具有其特殊优势,同样深受部分用户的认可。使用虹膜识别来进行动物的管理,将成为这一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已经有不少地区采用虹膜识别技术对宠物进行管理,市场应用稳步推进。而且,在识别精度上,虹膜识别确实取得了不错的表现。相关数据显示,在对宠物狗进行的相关识别测试中,虹膜识别的精准度颇高,准确率达到了99%以上,可见市场价值巨大。
不过,虹膜识别还处于应用初期,无论是成本还是对于动物识别来说,都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提升的地方。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持续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在动物领域找到“用武之地”,进一步扩展市场边界,获取更多机遇。